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(CEMS)作为碳达峰、碳中和战略的核心技术支撑,已广泛应用于高排放行业,主要覆盖以下领域:
能源与电力行业
火电厂:燃煤、燃气发电厂的CO₂、N₂O等排放监测。
新能源设施:生物质发电、垃圾焚烧厂的甲烷(CH₄)监测。
油气开采:天然气输配过程中的逃逸排放监测。
工业制造行业
钢铁与冶金:高炉、焦炉、烧结工艺中的CO₂、CO等排放。
水泥与建材:煅烧石灰石产生的CO₂,占行业总排放量的60%以上。
化工与石化:合成氨、乙烯生产中的CH₄和CO₂泄漏监测。
交通与运输行业
港口与船舶:船舶燃料燃烧排放的CO₂、硫氧化物(SOₓ)。
航空与物流:机场地面设备及航空燃料燃烧的温室气体监测。
农业与废弃物处理
规模化养殖:畜禽粪便处理中产生的CH₄和N₂O。
垃圾填埋场:有机废弃物分解产生的CH₄实时监控。
重点监测气体与参数
核心气体:CO₂、CH₄、N₂O、SF₆(六氟化硫)。
辅助参数:烟气温度、压力、流速、湿度(影响气体浓度计算)。
典型技术方案
非分散红外(NDIR)技术:适用于CO₂、CH₄的连续监测。
傅里叶变换红外(FTIR)光谱:多组分气体同步分析(如化工厂复杂排放)。
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(TDLAS):高精度监测高温烟气中的痕量气体。
物联网(IoT)数据平台:实时传输至政府监管平台(如全国碳市场数据系统)。
行业差异化需求
行业 | 监测难点 | 解决方案 |
---|---|---|
钢铁厂 | 高温(>800℃)、粉尘干扰 | 高温探头+多级过滤系统 |
垃圾焚烧厂 | 高湿度(>90%)、腐蚀性气体 | 加热采样管线+防腐涂层 |
化工厂 | 多组分混合气体交叉干扰 | FTIR光谱仪+化学计量学算法 |
三、政策驱动与市场前景
政策支持
中国: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》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安装在线监测系统(2025年全覆盖)。
国际: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推动出口企业碳排放透明化。
市场规模预测
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市场规模达52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(CAGR)8.5%(2024-2030)。
中国占比超30%,主要需求来自电力、水泥、钢铁行业技改。
技术发展趋势
微型化传感器:无人机/卫星遥感监测(适用于油气田、森林等广域场景)。
AI驱动分析:机器学习优化排放预测与碳核算精度。
碳捕集协同监测:CCUS(碳捕集与封存)设施中的泄漏预警系统。
技术挑战
数据准确性:湿度、温度补偿算法的优化(误差需<2%)。
运维成本:高粉尘环境下的探头维护频率(从每周1次降至每月1次)。
行业痛点解决方案
标准化校准:采用NIST标准气体定期标定。
智能化运维:远程诊断+AR辅助维修(降低现场服务成本30%)。
某钢铁集团应用案例
问题:转炉烟气CO₂监测受粉尘干扰,数据波动超±15%。
方案:安装TDLAS激光分析仪+旋风除尘装置。
效果:数据稳定性提升至±2%,年碳配额核算误差减少5000吨。
沿海LNG接收站监测项目
需求:CH₄逃逸排放监测(满足欧盟MRV法规)。
技术:开放式光路FTIR+气象参数联动分析。
价值:实现全厂区全景监测,泄漏检出限达1ppm。
行业融合:监测系统与碳交易、ESG报告深度绑定。
技术迭代:量子传感技术、区块链数据存证的应用探索。
全球化服务:为“一带一路"沿线国家提供定制化监测方案。
山东新泽仪器有限公司针对各行业需求,已推出TK-1000G型温室气体监测系统,支持多场景定制化部署,助力企业实现精准碳管理。
SINZEN-hz